点击【樱桃大房子】关注并股票配资平台下载
国资出手,「停工大坑」变「重点工程」了!
这几天,网上流出一张图,图上显示,停工3年的深圳龙岗世贸深港中心,要被国资68亿收购了。
龙岗世贸深港中心,是2017年世贸239亿拿下的项目,当时计划投资500亿打造对标前海、福田CBD的综合体开发运营项目,但后来因为世贸债务问题,项目一直停工,且在23年先后两次拍卖都流拍。
今年初,龙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世贸项目突然作为“重点项目”被写入,且提及“由区领导挂点主持”。
所以这时候传出龙岗国资3折回收项目,预计早就在计划当中,毕竟这是一个不小的项目,一直烂尾,还是很有损城市形象的。
至于世贸,目前还疲于债务中,世贸暴雷的比较早,21年就传出信托逾期,之后就开始卖资产及债务重组,但其债务重组相当缓慢,到今年3月,其境外重组计划才宣布获得法院批准,之后生效,其115亿美元负债将延期6年,且利率也会压降5-6%。
展开剩余91%但即使如此,世贸的债务压力依然巨大,24年世贸的财报,其净负债率473.2%,现金短债比0.04。现金短债比这个数字,越大则债务支付能力越强,反之则越弱,所以世贸的债务偿还能力可想而知。
世贸之外,近期很多暴雷房企也有新消息传出。
融创近期披露其境外债未偿本金总额的75%持有人,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,这意味着之后的重组生效方案一开,其680亿元的债务就清零了,且5年内都不再有兑付压力,算是“上岸”成功了。
龙光,近期公布21笔存量交易所债券,涉及本金金额219.6亿元,重组已完成投票,这次重组一旦顺利完成,龙光预计重组境内、境外债合计约800亿。
今年2月份的时候,龙光境外债重组支持率已经超过80%,现在还要等香港法院批准。境外债和境内债都有望削减成功,现在的龙光,可以说是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。
旭辉也在7月8日向境内债券投资人发了债券重组方案,消息称投资人对这次旭辉的方案反馈比较满意,另外,上个月,旭辉的境外重组方案也高票通过了。
连同境内债方案通过后,旭辉的债将延迟9-10年,接下来按旭辉的说法,搞收租、搞资产管理,旭辉就能够活下来了。
其他的房企,时代中国境外重组方案已获得90%债权人投票,金轮天地债务重组方案也通过了,接下来是聆讯,另外富力、正荣、中梁、当代、佳兆业、奥园、禹洲、远洋、绿地、金科、协信远创等多家房企也表示债务重组将重整获批。
当前这个节点,不管是融创也好,还是其他房企,生存就是两大核心点:债务风险化解能力以及存量资产盘活能力。
那么21年销售榜上的前30强房企最近怎么样呢?
根据榜单排名,我们依次来看一下,先看TOP10房企。
首先是碧桂园,过去一年负债减少2194亿元,目前总负债9846亿,资产负债表高达95%。
今年碧桂园依然在积极化债,境内债4月已经展期了一批,境外债截至6月30日,75%的持有人已经加入了重组支持协议,这个方案落实,碧桂园又能减债116亿美元(832亿人民币)。
但销售层面,成绩依然不好,今年上半年碧桂园整体销售额168亿元,销售跌幅35%,远高于行业14%的平均水平。
有意思的是,碧桂园虽然债台高垒,现金流承压,却在文旅板块上开疆拓土,5月以来,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碧桂园就拿下了三个商业运营项目,今年一共拿下4个。
但过去三年,碧桂园的商业运营服务收入并没有增长,22年这一块的收入还有12.9亿元,24年已经跌到6.3亿元。碧桂园对此的态度是,随着债务重组,经营回归正轨,商业运营也会迎来爆发式增长。
只能说,碧桂园的操作堪称商战现实主义魔幻教科书,一句话,债多不愁,虱 多不痒。
其次是万科,过去一年总负债减少1549亿元,到今年一季度,万科还有负债9141亿元,资产负债率73.5%。
万科的短期债务压力比较大,总债务里面,一年以内到期债务1583亿,短债占比43.8%,23年这一数据还是19.5%。
万科境内债务剩余期限,数据来源:wind
但万科账面资金只有755亿元,根本无力偿还,所以今年万科一直在找深铁借钱,借了大概210亿。
销售端也非常严峻,上半年,万科累计销售额687亿,同比跌了46%,直接腰斩。
这跟万科的土储分布也有关,万科有一半以上的土储在西南、东北、西北和华中地区,而它在长三角、珠三角等一些核心区域的土储却很少,所以万科想靠销售回笼资金是很难的。
其实还是判断失误,这一点23年万科管理层会议上,他们自己也承认过,所以现在只能靠借钱活下去。
但背后有个爸爸支持,万科还是没啥大问题,只是这个化债的过程确实有点艰难。
然后是保利,央企背景有绝对的优势,成绩单相当优秀,上半年依然是百强房企销售额排名第一,这个成绩保利已经维持第三年了。
但拉长周期看,“榜一”的成色明显下降。近三年,保利的净利润依次是183.20亿、120.57亿、50.01亿,分别同比下降33%、34%、58%。
目前保利的存量有5280万平米,按照今年上半年700万平米的消化速度来算,还得卖个3.8年,库存压力很大,但保利还在疯狂拿地,去年拿了37块,今年已经拿了26块,在各房企中排名第一。
但保利整体的债务情况并没有好转太多,近两年短期债务明显上升,现金流又开始减少,现金短债比已经接近1了。
虽然作为央企,融资渠道,资金成本上面有优势,但也不足以抵消市场下行带来的压力。
总之,保利现在的挑战是,如何在追求规模的同时,保住利润。如果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,继续让利润下滑,就算保住了“销冠”的位置,也只是面子工程。
恒大就不说了,已经破产清算了,旗下资产也正在加速处置,最近恒大汽车地块也被政府无偿收回。
中海目前已经丢掉了“利润王”的头衔,但中海依然在扩张,去年拿地金额排名第一,今年拿地金额排在第二,而且手里有不少地王,中海这是在赌高端市场。
招商,这两年很谨慎,尽量少拿地,同步裁员,包括这两天被爆出的“撤区”,24年招商的毛利率(14.6%)和净利率(2.3%)已经创了历史新低,招商现在的应对策略,算是对未来市场的一种悲观吧,毕竟现在内外部环境都一般,没人敢笃定房地产能复苏到什么程度。
相对来说,最从容的是华润,24年的净利润(256亿)差不多是中海(157亿)的两倍,所以取代中海,成为新一代“利润王”,这也跟华润是几大业务板块,比如地产销售、商管类业务多轮驱动有关。
龙湖,依旧稳健,截至24年底,净负债率51.7%,现金短债比1.63,但仍然受到行业整体下滑带来的巨大冲击。上半年龙湖全口径销售额349亿,较去年同期的511亿,下滑了32%,所以目前龙湖非常审慎,今年只拿了4块地,24年只拿了9块。
另外,25年也是龙湖的偿债高峰年,预计到期债务302.4亿元,占总债务比例17.2%,所以当前的龙湖也是有压力的。
再来看一下top10之后的房企情况。
金地目前业绩下滑非常厉害,24年营收753.44亿元,归母净利润亏损61.15亿元,同比降788.54%,今年上半年全口径销售额172亿元,同比去年的361亿元降了53%,直接腰斩。但金地应该没有太着急,去年金地付了200亿的债,已经过了偿债高峰期,今年仅剩5.6亿的债没有兑付,压力很小。
绿城现在的情况是,销售数据好,负债指标也不错,这两年也持续在拿地,上半年新增货值排名,保利第一,绿城第二,规模增长非常快。
但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存货包袱问题,24年绿城已竣工待售物业货值为450亿,比18年增了309%,这些老存货因为新规产品的冲击,很不好卖,导致了绿城高周转的加速。
最近几年,绿城一直在搞极限冲刺,拿地开盘时间卷到百天以内,甚至在大本营杭州,有项目首开时间直接缩短到55天,也就是两个月不到的时间,完成从拿地到开盘。回款快,交付也快,工程质量难免出问题,所以现在很多人吐槽绿城的产品。
金茂这几年也在拼增量,近几年房企货值增量排行榜显示,金茂拿地的行业排名从20年的第25位升到24年的第8位、今年上半年的第6位。
金茂拼增量是想通过做大增量,带动存量,目前金茂存量问题非常严重,一个统计中,金茂竣工存货占总存货24年已超45%,远超其他典型房企。已竣工未售存货,因为新规产品的冲击,很多都去化缓慢,这个部分占比高,也意味着资产整体流动性和质量堪忧,所以金茂才想着做优增量,盘活存量两条腿走路。
金茂拿地爆发,包袱问题比较小,主要是金茂擅长做高端,现在高端市场是有空间的。债务方面,净负债率67%,还在高位,但现金储备308亿,可以覆盖一年内到期的216亿债务。
新城控股,现在情况很危急,上半年的销售榜单,新城控股已经跌出了前30,而且今年的债务压力非常大,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超过123亿,但手上的现金已经不到103亿了,最近新城控股正以高达11.8%的利率发美元债融资,预备借新还旧,勉强维持着。
建发房产也是压力大,除了去化难,其主要问题是过去圈地太猛,存量多,据官方统计,建发现有土储中,71%都是2021年7月以后拿的,21-24年,计提并表存货减值损失将近百亿。另外其短期债务占有息负债的占比也在提高,不过目前建发还能应对。
滨江,依然是优秀的好学生,今年上半年,销售额几乎没怎么跌,去年上半年是582亿,今年是528亿。24年末,滨江扣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57.88%,净负债率0.57%,现金短债比3.58,每一项指标都优秀得吓人。滨江安全垫这么高,本质上还是坚持杭州主场,坚持高品质。
中国铁建,虽然是央企,不过目前日子也不好过,主要也是前几年拿地比较多,现在不得不面对市场下行带来的压力,前阶段甚至还爆出了全员降薪的消息,说明确实是在过苦日子了。另外,中铁建短期偿债压力比较大,现金短债比为0.403,现金缺口还有253亿,总体在央企中的表现很一般。
雅居乐,因为销售下滑得厉害,现在还在亏损,去年雅居乐房地产项目销售额155.1亿元,同比降65.8%,净亏损175亿元。今年上半年也是一样,销售额还在下滑,整个上半年只有51.7亿元,在手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仅42.32亿元,今年还是雅居乐的偿债大年,共有383.26亿的债要还,所以现在雅居乐的日子非常难过,到处都是窟窿,去年光裁员就裁了40%,今年还在继续裁,另外也还在卖资产。
另外30强房企里没有的佳兆业也说一下,今年佳兆业的债务重组多项计划都获得了相关计划债权人的批准,广州和珠海的项目也相继复工了,但这不代表佳兆业渡过了危机,一是目前佳兆业的债务规模比较大,且短期偿债压力非常高,到24年末,佳兆业总借款1350.74亿,其中88%为短期债务(约1181亿元),但其账面资金仅6.98亿元,严重资不抵债;二是其销售端也不给力,24年合同销售额同比大降64.27%至80.57亿元,亏损扩大至约292.3亿元;今年上半年佳兆业的销售额也仅35.2亿元。这些对债主及等着交付的业主们,可都不是好消息,今年佳兆业也被爆出因为房子质量问题与业主产生矛盾。
其他没有提到的,这里就不再赘述了。
总体的局势就是,出险房企还挣扎于自救,实力房企仍拼命抢占市场份额股票配资平台下载,但大家所面临的困境依然严峻。
发布于:湖南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线上配资实盘网_配资实盘交易_正规配资平台观点